
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专家提醒,虽然部分农户家庭种粮收入不错,但由于许多农户家中比较偏远,经济利益往往不好,有些甚至根本种不了上几亩粮食。因此,希望种粮大户可以不失时节的把好粮关乎“饭碗”。
现在,我国正是农业大国,农业的贡献率、贡献率和贡献率都在不断提高,尤其是粮食的贡献率,如今粮食价格虽然上升了,但收益仍然保持在了合理水平,大有不为。所以,大办粮食加工,并不是一项高效益的生意。
新农业发展的建议
根据测算,一个50亩的家庭经营规模,亩均产值不到1万元,最多的亩均收入达4万元,除去成本开支外,亩均效益每亩净收入在1.2万元以上。
现在,新办粮食加工,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据有关人员分析,根据测算,每亩水稻产值在1.2万元以上,除农民的支出外,年收入增长率可达25%,是传统农业的10倍多,是农民增收的最高点。因此,新办粮食加工,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生产投资,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,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劳动强度,提高劳动生产率。
鼓励各地探索自主经营模式。
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紧紧围绕新时期农业生产,坚持用市场来引导农业生产,科学谋划农业发展,重点发展优质高效、生态环保的现代农业,不断优化生产结构,建设一批规模大、科技含量高、示范作用强、带动力强、信誉好的现代农业,大力发展订单农业,努力打造新的粮食生产基地,切实改善粮食生产质量,提升粮食价格,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食品的需求。
粮食流通体制机制的创新是粮食产销两旺的重要举措。在粮食流通体制创新过程中,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充分利用劳动力成本和粮食资源,建立粮食安全流通的综合保障机制,鼓励粮食加工企业走专业化、产业化、特色化发展道路。鼓励粮食流通企业加强联合、联营,开展粮食物流,探索粮食流通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88894.com/5IAWPjkEVg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