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科学家在调研了制种的**年配方的目的后认为,在第一年配方中虽然添加了肥力的肥料,可是土壤中会缺乏某些元素,例如铁元素、钾元素、锌元素、锰元素等,而这些元素都会是植物的微量元素,一旦缺乏这些元素就会造成种养不协调。
当然在制种作物上使用的肥料品种也不相同,在同一块土地中如果长出多个品种的水稻,在播种时,如果种子品质优良,则较高产,如果种子质量较差,籽粒品质不佳,那么在第三年需要换种换田。
水稻是我国传统的粮食作物,对氮磷钾的需求比例为氮磷钾三要素之比为3:1:1。但是对氮素来说,磷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钾是植物体内重要的营养元素,在不同的生育期,需求量是不一样的。比如幼苗期,氮肥需求量大于磷,钾需要量大于氮。
同时,水稻苗期根系较浅,吸收养分的能力较弱,为了促进幼苗生长,必须追施适量的磷肥。
播种时,每亩施复合肥30~40公斤,尿素5公斤,苗肥到分蘖期,结合追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,或硫胺30~40公斤,或水稻专用复合肥30公斤。
追肥方式:苗肥是水稻生产上主要的一次施肥。在秧苗3叶期(有效分蘖)和分蘖初期,是水稻对养分吸收旺盛期,一般应重施分蘖肥。分蘖肥在移栽后7~10天施入。
分蘖肥以氮肥为主,占总肥量的60~70%,占总肥量的20~25%,由于水稻生长速度快,分蘖期较长,需肥量大,如不施氮肥和磷钾肥,极易出现前期脱肥,引起后期早衰。每次施肥前要用手拔送笔,并将拔起的分蘖肥留作种肥,防止误施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88894.com/8twSfN2Hl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