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一是基地种植面积不断扩大,2010年的基地面积达到249万亩,比2010年增加了35万亩,增加了28%,投入更多,且产量也在增加,增加的幅度更大;
二是市场优势发展迅速,从2014年开始,在广西、广东等省市的一些县市,产学研合作社牵线搭桥,与海南天象种业有限责任公司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建立了 “种业创新”示范基地,实施规模化生产、标准化生产,2011年基地规模达到20个,面积20万亩;
三是销售渠道稳定,实行“直销窗口”战略,与广西蚕业公司、玉林市西南农业大学、梧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,大力开拓广西市场,使之更加走向市场;
四是质量标准不断提高,研发新产品,服务“三农”;
五是种业品牌不断扩大,服务能力不断提升,继2014年广西“种业创新”示范基地、“广西种业诚信自律企业”之后,2014年广西“种业创新”示范基地达到100个,面积达到10万亩;
六是技术标准化不断提高,技术体系不断完善,示范基地建设得到了有效推进,科技贡献率达到90%以上;
七是效益不断攀升,体现“以服务种业”业务水平不断提高,总产量超过10万吨,带动农户达300多户;
八是推动制度创新不断加强,推行“以管理促科技,以管理促服务”,建立以信息服务、资源服务、人才服务、信用服务为主要内容的长效机制,全面推动了种业创新发展;
九是措施多元,在国家加快种业创新管理之后,广西种业创新工作正在有序推进,基本取得初步成效。
二、发展重点
种业创新工作应围绕种业科技创新,加强绩效管理,充分发挥产业扶持作用。
1、强化组织领导,提高工作能力
工作要以企业为主体,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推动项目建设和运营企业管理服务。落实主管部门战略布局要求,完善科研育种、生产制造、营销服务、人才培养、科技服务、信息服务、商业管理、人才服务四大体系,实行“四统一”原则,健全工作机制,优化办事程序,加大管理服务力度,加快提升国家种业创新能力。
2、坚持自主创新,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
创新企业的经营方式应顺应市场需求,坚持市场化运作,不把公司与市场紧密结合,不能把企业与农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,实行分散经营,不能把农民与市场分散在一起,不能把企业与企业的利益和资本紧密结合在一起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88894.com/ARG97P71o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