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如果您还对核桃嫁接常用的几种方法不太了解,没有关系,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核桃嫁接常用的几种方法的知识,包括柿树核桃嫁接方法图片大全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,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我们就开始吧!
本文目录
[One]、核桃嫁接常用的几种方法
核桃嫁接的常用方法有双舌接、插皮舌接和方块芽接,讲的就是这三种核桃嫁接方法的操作技巧。
〖One〗、方块芽接
嫁接时在砧木地面30厘米以下,选一光滑用小刀划切长1.5-2厘米的的树皮,用指甲先从切口的一侧抠开,然后将切口的树皮撕掉,并在下切口的一侧撕下0.2厘米宽的树皮,以便伤流液的排出。
根据砧木的粗度先取相应粗度的穗条,并在成熟的饱满芽处用刀取芽。在接穗上取下与砧木切口大小一样的芽片,迅速将芽片嵌入砧木的切口,用2―3厘米宽的塑料条或地膜包严包紧。
〖Two〗、劈接法
劈接是春季进行枝接的一种主要方法。将砧木在树皮通直无疤处锯断,用刀削平伤口,然后在砧木中间劈1个深度为4-5厘米的垂直劈口。接穗留2-3个芽,在其下部左右各削1刀,形成楔形。
在其劈口插1个接穗,再用宽4厘米、长30-40厘米的塑料条将接口捆扎起来。注意接合时不要把接穗的伤口都插入劈口,要露白0.5厘米以上,以利于伤口愈合。
〖Three〗、枝接法
核桃嫁接时有伤流,不易成活,嫁接前1两小时内必须在根际部刻伤至木质部“放水”,再进行插皮接等枝接手法,接后用塑料条绑紧伤口,接穗上端用漆涂抹防止水分蒸发。成活后及时除萌松绑,松绑时间以新稍生长20厘米以上时进行为宜。
〖Four〗、核桃双舌接
首先在嫁接树枝离基部20-30厘米处,选取平直光滑的部位,将上端截去。截去时,保持嫁接口的平面与枝干垂直。其次,用刀削平横切面,然后从砧木上由下向上,削长5厘米的马蹄形斜面,在削面顶端1/3处,顺着马蹄形斜面向下劈,劈口长越1厘米左右成舌壮。
将接穗的舌状端插入到砧木的劈口处,使砧木和接穗的舌状部位交叉在一起,然后对齐形成层,向内插紧,使双方削面紧密镶嵌。
[Two]、核桃树什么时候嫁接比较好,核桃嫁接的方法有哪些
核桃树的嫁接一般选取夏季嫁接,主要分为芽接和枝接,其中芽接的方式比较普遍,成活率相对较高,枝接的技术要求较高,成活率相对较低。芽接一般选取在5月中下旬到6月中下旬,具体的时间还要根据地区差异适当调整。比如河北地区核桃芽接,一般在6月初至6月20日之间,这个时期砧木和接穗的生长都比较旺盛,树液流动也比较旺盛,嫁接后愈伤组织形成时间会相对缩短,愈合比较快。枝接最佳嫁接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。
核桃的嫁接方法有:
『1』芽接①时间。芽接应在砧木和接穗都能离皮,接穗充实,接芽饱满时进行,一般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,而以树液流动旺盛的夏季芽接最易操作。为防止雨水侵蚀造成成活率下降,夏季芽接要避开雨季,这一点对北方地区尤其重要。②嫁接方法。李树芽接也有T字形芽接和带木质部芽接两种方法。具体操作请参见杏。李树带木质部芽接同样可在砧木、接穗不离皮时进行,成活率也较高;但若嫁接时间过迟,冬前接芽不能充分成熟,则不利于安全越冬。
『2』枝接①时间。枝接在春季萌芽前后至展叶期进行,只要接穗不萌发;嫁接期还可稍延长。②嫁接方法。枝接的方法很多,生产中常用的有劈接、切接、腹接和插皮接等。下面只细说腹接和插皮接简单介绍如下:a)腹接:接穗削成斜楔形;长边厚,短边薄,削面比较好一刀削好,以保证其平滑,利于接口愈合;砧木不必剪断,选平滑处斜切一刀,其深度不得超过砧木髓心,大小与角度与接穗吻合,插入接穗,包好绑严即可。b)插皮接:又称皮下接,适用于较粗的砧木,在砧木离皮时进行。接穗长削面视其粗度而定,一般为3~6厘米。长削面极薄,一般要削去接穗粗度的1/2以上,且要平滑;长削面背面两侧各1/3处,分别削一刀,使接穗下端呈箭头状。剪断或锯断砧木,修平断面。选平滑一侧纵切一刀,深达木质部,长为接穗长削面的2/3左右;用刀尖拨开树皮,将接穗长削面向里,短削面向外,轻轻插入砧木切口,可稍“露白”,然后用塑料条绑好即可。
[Three]、柿子树能不能嫁接核桃
可以,但存活率不高。就用相应的其他柿子树\核桃树嫁接啊,或者用野生的树,一野生的根系发达,有利于树的成长,且同源性好,容易嫁接成活!
[Four]、核桃树可以嫁接容树或柿子树
核桃树用同科同属的嫁接最易成活结果,柿子树用黑枣嫁接,具体如下:
[One]、嫁接核桃树比较好的是:
1.实生核桃苗木嫁接;
2.胡桃科核桃楸属可嫁接,如常见的核桃楸,但容易出现小脚现象;
3.胡桃科枫杨属也可嫁接核桃。
[Two]、嫁接柿子树的是:
1.柿子树用黑枣来嫁接;
2.用野生的柿子品种来嫁接;
3.用柿子的实生树苗嫁接柿子树;
4.用老鸦柿来嫁接。
END,本文到此结束,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,还望关注本站哦!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88894.com/Dq6S3GhRbCX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