菇菇栽培周边

菇菇栽培周边
菇菇栽培周边,往往存在无法识别到的杂菌污染,已经进行确诊为有害的菇病。
(1)病害原因:有一种是线虫感染,其发病率及感染病害的程度跟培养料配比有很大关系。
(2)温度控制:
菌丝生长发育温度12-44°C,适温25°C,适宜温度28°C,22°C,子实体的形成温度在15°C左右,高于30°C、低于12°C,易出现子实体畸形,菌柄易断。
(3)光照调节:
温度的升高,子实体形成较慢,柄长30-50厘米,容易引起菌柄短小,菌柄在长时间密闭不通风的情况下,菇盖变薄,不易形成子实体,菇柄长超过12厘米后,易导致菌柄空心,影响菌盖的发育。
(4)水分管理:
孢子萌发时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-90%之间,在子实体生长后期,随着子实体的形成,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-95%,切勿低于80%,否则易造成子实体不发育,菌柄短,生长缓慢,影响产量。
(5)通风:
在正常条件下,通风后,菇房内棚室湿度为95-95%,适宜温度为10-15°C,但随着温度升高,湿度增加,相应加大通风量,每天上午通风1-2次,下午4-5时关闭通风口,晚上再通风1-2次。若菇房温度高于16°C,空气相对湿度应降低到85-90%,相对湿度保持在85-95%,温度适宜、通风顺畅,菌柄短、粗壮、洁白、健壮,长势旺,一般质量好。
(6)保温:
在菇房内通风后,棚室白天应保持在25°C-30°C,夜间保持在15°C以上,可适当降低棚内温度,通风口应在早晨进行,通风后立即关闭,或适当加大通风量,以控制棚内温度升高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88894.com/iOSQiKPIRy.html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