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针菇蘑菇根栽培技术(金针菇长出小蘑菇还能吃吗)

金针菇蘑菇根栽培技术(金针菇长出小蘑菇还能吃吗)
金针菇蘑菇根栽培技术:
一、场地选择
实践证明,培养料配制应选择在温暖、空气流通的地方,空气的新鲜度对金针菇的生长是非常重要的,所以,在栽培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好场所。在栽培前一天浇透水,并用塑料膜将其密封,做到、白天打开,晚上盖好,使其处于黑暗、无阳光的环境中。
二、基质配制
要想达到金针菇的壮实,栽培原料的选用非常重要。金针菇是一种木腐菌,营养丰富,适于加工。木屑以可用枫杨、栎树、胡桃、果树皮、玉米芯等阔叶树木屑。草皮以植物茎杆、树根等,以及人畜粪便、人粪尿、麸皮、米糠等为主,同时还要加麦皮、玉米面、石灰、磷肥、石膏等混合,堆闷、发酵、消毒。
栽培用木屑:选用2份新鲜或干爽草皮,加水配成培养基,按0.5∶1的比例配制培养基。
把培养基浸入40°C的蒸汽中灭菌,冷却后进行接种。一般接种室在培养室中进行。
播种:金针菇一般在出菇期间可播种2次。金针菇的播种方法有两种:
(1)瓶栽法:先从接种室外向里摆放,按适当的距离钻孔,然后将菌种均匀摆放在菌种上,再用塑料薄膜密封保温。
(2)墙式栽培法:将菌种放在中央,种量以接种量的2%为宜,再在薄膜上加12~16°C的短波高温,促使其发菌。播种后,用1∶2的蔗糖水浇透料面,再把接种用的塑料薄膜扎紧。
出菇后的管理:
菌丝体的管理和温度调控。在子实体原基形成后,一般要维持80~90°C的温度,不低于10°C,不低于8°C。否则,菇蕾易出现畸形。子实体在子实体形成过程中,不断产生鲜艳的液体,且世代重叠,在分化过程中受气分泌、二氧化碳、氧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,菌丝体生长受到抑制,自然分解成可供培养基使用的糖、脂肪、纤维素、少量的氨基酸等物质。在此期间要适当加大通风量,保持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在20~25%。
湿度的控制。菇蕾的原基形成阶段,特别是刚刚形成时,如湿度过大,常导致菌盖变薄、萎缩,菌柄过长,影响子实体的正常生长。因此,菇蕾的水分管理主要有喷水和通风两方面。一是喷水要因天气、菌龄而异,一般在子实体形成阶段,要经常向地面和空气中喷水,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,但要避免喷水过多。
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88894.com/qE4RJewA1C.html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