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jpg)
1、一定要科学配制饲料,才能满足生产要求。根据作物对营养的需求特点,配方是非常重要的。如同豆科作物,其产量水平不同,饲料营养比例也有所不同,因此,配方要因肥制宜,根据植物的需求,确定相应的营养比例。
2、科学的根据植物需要,依据土壤肥力确定配方。种植对肥力要求较高的农作物时,由于苗小叶弱,氮素多,应注意配方。
3、要根据作物的种、生育期和产量,来确定配方。如果作物种、生育期长,则配方要增加一些,反之,则减少。
4、要根据土壤特性,确定配方的成分。如盐碱地有硫酸盐、氯化物和氯,要根据土壤、植物和肥料的不同,相应配方。土壤肥力低、肥力低的要适当增加氮肥的比例,施肥量大、养分含量高的要适当减少磷肥的比例。一般中等肥力土壤,可种植双季稻和玉米,双季稻也可。双季稻地区应增加玉米、黄豆、花生、棉花、薯类和其他作物。
5、要根据气候条件、土壤条件、产品特点和栽培目的来确定配方。气候条件是影响配方和产量的主要因素。根据天气状况、产品特点和栽培目的,确定配方的有效性和适当的施肥量。如北方干旱地区,在灌溉水条件较好的地区,可采用湿粪有机肥的配方;而南方涝洼地区,多采用干粪有机肥和湿粪有机肥的配方。
二、配方二:产量水平=千肥积(公斤)-生产成本(元/亩)+每亩纯收益
配方三:产品含量=(计算总量×产品价格)/产量×产品价格/每亩纯收益
配方四:生产成本(吨)-生产成本(元/亩)=(产值×产品价格)/每亩纯收益
除个别肥料外,N、P、K比例为14∶7∶8,或16∶7∶8∶12,在确定了肥料的配比比例后,按照所生产的产品肥总量的2/3计算实际成本。
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,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66688894.com/qFPtp7HTge.html